搜索
搜索
1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面貌更新 功能提升 演出繁荣 武汉文旅集团旗下武汉剧院渐成“戏码头”活力地标

面貌更新 功能提升 演出繁荣 武汉文旅集团旗下武汉剧院渐成“戏码头”活力地标

  • 分类:集团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5-12 10:0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面貌更新 功能提升 演出繁荣 武汉文旅集团旗下武汉剧院渐成“戏码头”活力地标

【概要描述】

  • 分类:集团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5-12 10:09
  • 访问量:
详情

于1959年10月建成首演的武汉剧院,曾经为一代又一代武汉人留下珍贵的回忆。上世纪60年代,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武汉剧院上演,周恩来、陈毅等国家领导人现场观看了演出。随着武汉演出的日渐繁荣,很多武汉人第一次看芭蕾舞、第一次看音乐剧、第一次看歌剧,都在这座剧院。

 

自2013年起亮相的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十年来遍邀全国各地的优秀戏曲剧目在武汉剧院上演,剧种繁多,名家云集,令武汉“戏码头”再现“戏到武汉火、角到武汉红”的繁荣景象。

 

随着城市更新的步伐,这座武汉文化标志性优秀历史建筑也于2021年9月完成了升级改造工程,“整旧如旧”的外表下,音效、灯光、座椅等设备悄然升级,观演体验进一步提升。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全国戏曲展演等国家级艺术会节先后在这里举行,精彩的剧目全年不断上演,让武汉剧院逐渐成为武汉“戏码头”最具代表性的活力地标之一。

 
 
“戏到武汉火”,全年好戏不断档
 
 

5月10日晚刚刚落幕的第十一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在43天里带来8个剧种、共23场精彩的演出,其中12场在武汉剧院上演。

 

戏曲节落幕不到一周,由中宣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也将于5月15日在武汉开幕。其中琼剧《红叶题诗》、高甲戏《围头新娘》、汉剧《夫人城》等三部剧目将接力在武汉剧院上演。

 

而在此之前,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武汉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荆楚名团聚江城”系列演出已在武汉剧院举行。从2月24日至3月16日,江城戏迷们在武汉剧院欣赏到了新编历史京剧《新虹霓关》、《湖北越调折子戏专场》、楚剧《巡按审子》、黄梅戏《铸魂天山》等4部剧目。截止到5月底,武汉剧院2023年已经上演戏曲演出21场,几乎每周都有戏曲演出。

 

周周有好戏,全年不断档,已逐渐成为武汉剧院的日常。11年来,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共上演238场演出,共有京剧、昆剧、越剧、黄梅戏、汉剧、楚剧、花鼓戏、豫剧、徽剧、绍剧、评剧、锡剧、采茶戏、晋剧等10多个特色剧种在艺术节上亮相,王蓉蓉、董圆圆、王艳、张克、侯丹梅、沈铁梅、王英会、沈昳丽、曾昭娟、王君安、李敏、蒋建国、吴亚玲、欧凯明、陈明矿、施洁净等超过100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在艺术节上和江城戏迷见面。从2017年,戏曲节策划推出“全国名家名团武汉行”“荆楚名家名团行”等衍生戏曲演出品牌,侧重全国和荆楚特色剧种,和戏曲节互为补充,形成了全年无间断的戏曲演出,使得武汉戏曲演出市场热度逐年升高,再现了“戏到武汉火、角到武汉红”的繁荣胜景,也在戏迷中间形成了“看好戏到武汉剧院”的口碑。每届戏曲节期间,不仅本土戏迷从三镇赶来共襄盛举,外地戏迷拖着行李箱到武汉剧院看戏的场景也屡见不鲜。

 

戏曲演出繁荣,戏迷群体活跃,让武汉剧院成长为大武汉“戏码头”最具影响力的戏曲演出场馆之一。从2014年起,武汉剧院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演艺产业年会评出的“全国传统戏曲演出场馆十强”。近年来,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等国家级艺术会节也先后在武汉剧院落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在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2022年《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21、2022年全国城市戏曲演出场次、票房综合排名中,武汉和北京、上海、天津等戏曲重镇同属第一阵营。
 
探索沉浸式小剧场演出,刷新“戏码头”时代内涵


第十一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期间亮相的环境式驻演汉剧《贵妃醉酒》,让不少年轻观众首次领略到了汉剧的艺术魅力,也对小剧场独特的沉浸式观演体验赞不绝口。

 

汉剧《贵妃醉酒》已经是武汉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探索沉浸式小剧场运营的第三部作品。2022年第十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上,武汉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参与剧目创作,和武汉京剧院联合推出由青年演员方佳欢主演的京剧《一丈青》,在仅可容纳百人的武汉剧院演绎新空间和观众见面。该剧采用当代视角对传统戏曲作品重新解构,探寻《水浒》中女性人物扈三娘的内心世界,更通过突破常规的舞台设计为观众打造极具沉浸感的观赏体验。观众距离舞台仅仅50厘米,每一个视角都是特写,华丽精致的行头、功力深厚的武戏、演员真情流露的神态,都尽收观众眼底。这一全新的演出形式一亮相,就受到了年轻观众的欢迎。不少青年观众“二刷”“三刷”反复观看,甚至连看10场。同时,由“95后”当红戏曲创作人“龙猛寺宽度”操刀创作同名主题曲MV,也迅速成为抖音热门,同步进行的视频打卡、摄影大赛、微博REPO等互动活动也大大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相关话题的网络讨论量超过4400万次。

 

《一丈青》成为“爆款”之后,武汉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再度发力,很快引入了在上海火爆的小剧场音乐剧《灯塔》版权,在本地完成演员招募、排练、合成至演出。这部以19世纪40年代英国为背景的剧目,不仅让观众和演员几乎零距离,更带来了融合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的观剧体验。从年轻观众的特点出发,《灯塔》在剧场周围精心布置了打卡点,还将剧院原有的会议室改造成供观众休息、交流的等候区。设计不同的纪念卡、盲盒,在新年和节假日等不同节点推出特别专场。自2022年11月在武汉剧院演绎新空间首演以来,《灯塔》频频在网络、朋友圈刷屏,目前演出已经超过100场。

 

从京剧《一丈青》到音乐剧《灯塔》,再到汉剧《贵妃醉酒》,武汉剧院打造的沉浸式小剧场系列作品口碑不断发酵,不仅场场满座,更引来了商业品牌洽谈合作,有望合力打造全新的作品。

 

武汉历史上曾经是和京、津、沪齐名的戏曲大码头,在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的今天,“戏码头”中的“戏”不仅仅是戏曲,也应该扩大到戏剧舞台艺术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化艺术、演艺形式,这也是“戏码头”在新时期发展的时代内涵。

 

据介绍,今年武汉剧院还将陆续推出多个不同风格的系列演出,其中包括主打悬疑推理戏剧作品的“疑云剧场”,引进《圣女的救济》《新参者》《黎明之街》等东野圭吾系列作品,主打电影、动漫音乐主题的视听音乐会系列,以及《乌龙山伯爵》《窗前不止明月光》等“开心麻花”系列舞台剧和亲子系列品牌演出。

 

今年2月,武汉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剧院已整体并入武汉文旅集团旗下的武汉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今后武汉演艺集团将围绕武汉文化强市建设,落实武汉文旅集团发展战略,在演艺平台运营、演艺品牌打造、精品创作开发、演艺数字化、文艺传承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创新,努力打造具有鲜明武汉地域文化特色的剧场品牌和演艺IP,为武汉市民奉上更加丰富多彩的文艺大餐。

 

(来源:长江日报)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通知公告

联系我们:

027-87361789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金桥大道特113号新长江传媒大厦30楼
邮箱:
whwljt@sina.com

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号

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手机网站

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微信视频号

Copyright©2017  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鄂ICP备1701657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