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1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文投博览(八)| 速览文化热点 尽知本周大事

文投博览(八)| 速览文化热点 尽知本周大事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9-04 09:2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全国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 8月23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世界正进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深刻影响全球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习近平强调,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之际,中国愿同各成员国弘扬“上海精神”,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开创数字经济合作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以视频方式出席,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刘鹤指出,习近平主席对数字经济以及本次大会高度重视,提出了殷切期望和具体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开放共享、合作共赢是数字经济的内在要求。在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之际,各成员国要把握数字化机遇,携手打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全面深化务实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刘鹤强调,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凡是善于利用数字技术的地方和行业,发展格局都在发生积极变化,反之则面临较大挑战。要主动顺应发展潮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数字经济带来的新问题,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提出有效解决方案。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环境,要把制度环境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高质量对外开放,坚持依法治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竞争,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加强在数字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网络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国际合作,全面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智博会为期3天,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数字经济产业论坛主题为“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共同繁荣”,由主论坛、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分论坛、主题展览等内容组成。2021智博会以“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主题,610余家企业参展,举办主题论坛、大赛以及70余场在线发布活动。 (来源:重庆日报)     △ 解读《关于促进和规范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的通知》   近日,为认真落实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关于促进和规范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的通知》。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一次就知识产权运营工作制定系统、全面的政策文件,对全系统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有关各界的有关运营活动也将产生广泛的引导作用。   《通知》共包括提高认识、促进运营、规范管理和工作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分为十二项具体任务。其中明确了以转化实施为目标的知识产权运营导向,并以此为主线,从制度激励、服务供给、供需对接、有序流转、融资支撑、科学评估以及环境营造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   《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以下重要关系:   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关系。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与要素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创新主体、市场主体知识产权运营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部门在知识产权运营工作中的引导、指导、规范与监督管理作用。   促进与规范的关系。针对知识产权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与困难,一方面,通过激发运营活力、提升服务供给水平、促进供需对接、完善各类服务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运营业态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交易信息监测、强化信用监管、加强平台管理、严格资金监管,构建规范、公平的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环境。促进与规范是相互增强的正相关关系,需要统筹把握、协同发力。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省级、市级知识产权局推进相应的机制构建和环境建设,承担平台(中心)建设任务、运营试点项目的地方负责相应管理责任。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全国范围内机制与环境构建,加强指导与协调,强化绩效管理。   试点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关系。要求承担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的试点地区,在规范、高效使用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政策创新力度,率先完成好各项任务要求。其他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细化政策措施,促进当地创新主体、市场主体提升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与效益。   融资、评估、转移对接等服务相互支撑、共推转化的关系。提升知识产权融资服务能力,推动强化金融支持知识产权转化实施导向;提升知识产权评估服务能力,畅通知识产权的流转渠道;提升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等对接过程中的专业服务能力,优化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这几项服务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关系,其共同功能是助推知识产权转化实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该推进协同提升这几项服务能力。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 省政协聚焦“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协商议政   8月25日,省政协召开月度专题协商会,聚焦“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协商议政。省政协、武汉市政协相关负责人,部分省政协委员、政协智库专家学者到会踊跃建言,为讲好长江故事,唱响长江之歌献计献策。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100处、市级142处,历史文化资源丰厚。针对推进武汉历史之城建设,市政协提出,统筹管理、盘活用好武汉历史文化资源。汉口重点打造近代红色文化、商贸文化、茶商文化及近代西方建筑展示区;武昌重点打造古城历史文化、近代红色文化、辛亥首义文化展示区;汉阳重点打造知音文化、近代工业文化、治水文化、三国文化、宗教文化展示区。以此实现老城复兴、文脉复归,构建历史之城文化地标体系。   陈先红委员聚焦到讲好长江故事上,她提出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把长江中游建设成为长江国际旅游黄金带。她建议鄂湘赣三省携手,打造七条长江国际旅游线路:游船线路、自驾线路、骑行线路、城市线路、历史文化线路、美丽乡村线路等,规划建设沉浸式实景“剧本杀”文旅融合项目。“给国际游客一个畅游长江的理由:不来长江,就无法深刻领会中国,无法深刻理解中国故事,无法亲自体验中国文化。”   (来源:长江日报)       △ 以昙华林街区为中心 武昌古城核心区域将扩大 武昌区会不会进一步打造粮道街?直播访谈现场,针对网友在直播间提出的这一问题,武昌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陈鹏作了回应。   陈鹏介绍,武昌有1800多年建城史,可以说粮道街是武昌的“城市之根”。在武昌古城的建设中,我们专门成立了古城保护中心,着力点就在粮道街。目前,对于片区内的文旅打造,武昌区还有一个更大的构想:以昙华林街区为中心,向长江边推进,链接中共五大会址、农讲所片区。往武昌火车站方向,一直连到胭脂路、蛇山、黄鹤楼、首义广场、起义门,打造武昌古城核心区域。未来,武昌古城将是一个更加耀眼的品牌,不光是年轻人的打卡地,也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游客目光,老百姓身在其中也能够安居乐业。   (来源:长江日报)   他山之石   △ 成都文旅消费“扩容提质” 十大新产品等你来“沉浸” 为创新文旅产品激发消费潜力,今年下半年成都市文广旅局将大力发展文旅消费新业态、新体验、新场景,不断推出“数字”、“时兴社交”等10大沉浸式、体验式文旅消费新产品,分别为:“蜀风雅韵”文博艺术、“数字”影视动漫、“时兴社交”文娱潮玩、“感知浪漫”音乐演艺、“浸浴自然”生态畅游、“时尚新潮”社区美游、“雅致小隐”特色宿集、“亲子互动”研学旅游、“乐活风尚”休闲运动、“烟火成都”美食品鉴。   成都市文广旅局将发展“时兴社交”文娱潮玩新业态,规范发展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具趣味性和社交性的“剧本杀”、主题密室、ARG(平行实镜游戏)、RPG(角色扮演游戏)、“轰趴”等沉浸式娱乐业态,并将新开发以“文旅+科技”为主的沉浸式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节、夜宿等业态,打造一批“夜游集聚区”。   下半年成都市文广旅局将重点塑造“最成都·新展”“最成都·新宿”“最成都·新娱”等新品牌,培育夜市、夜食、夜展、夜秀等夜间消费新业态以及周末“微度假”新业态,打造包括绿道打卡地、美食品鉴地、特色民宿等在内的“千处融合消费新场景”。   (来源:成都商报) △ 羊城创意产业园形成文创产业园区发展特色模式 产值超300亿元 培育9家上市公司   媒体行业本身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领域,做文创是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需求,而党媒更应在文创领域内发挥好推动引领作用,这是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发挥主流媒体思想引领功能的要求。   作为主流媒体运营产业园区的领军者,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目前在运营园区产值超过300亿元;2014年以来,园区每年均有企业上市,现已先后培育出9家上市公司,在主流媒体发展文创产业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创新之路。   发挥传媒优势,做大做强产业园区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坚定文化自信,以促进岭南文化兴盛发展为使命,鼎力兴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促进园区文创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反哺新闻主业。   历经10多年的快速发展,羊城创意产业园形成了“一园七区”的创意产业园区集群,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打造岭南文化中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创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新路子。“一园七区”除了主园区羊城创意产业园,还有东风东园区、南沙园区、增城园区、沙洛园区、南海园区、英德园区六个分园区,地理位置上众星拱月、辐射广佛。   主园区已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音乐创意产业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也在园区挂牌。目前,主园区、东风东园区两个园区的入驻企业已达300多家。羊城创意产业园朝着千亿产值园区目标奋进,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提供强大的实力支撑。   羊晚集团正全力推进羊城创意产业园主园区岭南数字创意中心、广州东园区(增城永宁)和荔湾沙洛园区项目建设,建设具有鲜明岭南文化特色的“湾区创意产业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吸引力的文创产业平台和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提升品牌价值,培育文创新业态优质企业   近年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抓住媒体融合逐步向纵深发展机遇,实施羊城晚报和羊城创意产业园的“双品牌、双平台”战略,一方面全力构建全媒体传播平台,另一方面以推动文创新业态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一园多区为载体,充分发挥羊城晚报在推动文创园区发展上的传媒优势,不断深化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推进“互联网+”,大力培育发展数字经济。   在园区布局上,以羊城创意产业园为品牌,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已布局七个园区:羊城创意产业园主园区前身为广州化学纤维厂,主园区大力发展文创新业态,集聚了100多家企业,基本涵盖文化科技的全部新业态;羊城创意产业园东风东园区——羊城同创汇前身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部,现致力于打造新型移动互联网孵化器和创业综合体;羊城创意产业园南沙园区——星海艺术产业园前身是广州南沙的工业厂房,现致力于打造成南沙文化产业新地标和南沙的艺术高地;羊城创意产业园沙洛园区——沙洛高新创意产业园原是村集体用地,目前正在建设,未来拟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羊城创意产业园增城园区——羊城时尚谷原是集团为建设印刷厂购置的土地,目前正在建设,未来拟发展以时尚产业为核心的文创产业;羊城创意产业园南海园区前身是佛山南海大沥镇的工业厂房,目前正在筹建中,未来拟打造岭南特色的科技+文化创意的产业园区;羊城创意产业园英德园区目前已签约,未来拟打造为红茶之都。   在产业发展上,目前在运营园区总产值已超过300亿元,其中主园区200亿元,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创新业态优质企业,先后有九家公司上市。园区代表性的企业有互联网音乐领域的酷狗音乐、中央车站等;互联网直播领域的荔支、网易CC等;游戏动

文投博览(八)| 速览文化热点 尽知本周大事

【概要描述】全国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


8月23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世界正进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深刻影响全球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习近平强调,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之际,中国愿同各成员国弘扬“上海精神”,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开创数字经济合作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以视频方式出席,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刘鹤指出,习近平主席对数字经济以及本次大会高度重视,提出了殷切期望和具体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开放共享、合作共赢是数字经济的内在要求。在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之际,各成员国要把握数字化机遇,携手打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全面深化务实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刘鹤强调,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凡是善于利用数字技术的地方和行业,发展格局都在发生积极变化,反之则面临较大挑战。要主动顺应发展潮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数字经济带来的新问题,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提出有效解决方案。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环境,要把制度环境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高质量对外开放,坚持依法治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竞争,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加强在数字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网络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国际合作,全面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智博会为期3天,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数字经济产业论坛主题为“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共同繁荣”,由主论坛、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分论坛、主题展览等内容组成。2021智博会以“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主题,610余家企业参展,举办主题论坛、大赛以及70余场在线发布活动。


(来源:重庆日报)

 

 

△ 解读《关于促进和规范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的通知》

 

近日,为认真落实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关于促进和规范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的通知》。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一次就知识产权运营工作制定系统、全面的政策文件,对全系统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有关各界的有关运营活动也将产生广泛的引导作用。

 

《通知》共包括提高认识、促进运营、规范管理和工作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分为十二项具体任务。其中明确了以转化实施为目标的知识产权运营导向,并以此为主线,从制度激励、服务供给、供需对接、有序流转、融资支撑、科学评估以及环境营造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

 

《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以下重要关系:

 

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关系。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与要素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创新主体、市场主体知识产权运营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部门在知识产权运营工作中的引导、指导、规范与监督管理作用。

 

促进与规范的关系。针对知识产权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与困难,一方面,通过激发运营活力、提升服务供给水平、促进供需对接、完善各类服务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运营业态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交易信息监测、强化信用监管、加强平台管理、严格资金监管,构建规范、公平的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环境。促进与规范是相互增强的正相关关系,需要统筹把握、协同发力。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省级、市级知识产权局推进相应的机制构建和环境建设,承担平台(中心)建设任务、运营试点项目的地方负责相应管理责任。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全国范围内机制与环境构建,加强指导与协调,强化绩效管理。

 

试点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关系。要求承担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的试点地区,在规范、高效使用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政策创新力度,率先完成好各项任务要求。其他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细化政策措施,促进当地创新主体、市场主体提升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与效益。

 

融资、评估、转移对接等服务相互支撑、共推转化的关系。提升知识产权融资服务能力,推动强化金融支持知识产权转化实施导向;提升知识产权评估服务能力,畅通知识产权的流转渠道;提升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等对接过程中的专业服务能力,优化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这几项服务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关系,其共同功能是助推知识产权转化实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该推进协同提升这几项服务能力。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 省政协聚焦“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协商议政

 

8月25日,省政协召开月度专题协商会,聚焦“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协商议政。省政协、武汉市政协相关负责人,部分省政协委员、政协智库专家学者到会踊跃建言,为讲好长江故事,唱响长江之歌献计献策。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100处、市级142处,历史文化资源丰厚。针对推进武汉历史之城建设,市政协提出,统筹管理、盘活用好武汉历史文化资源。汉口重点打造近代红色文化、商贸文化、茶商文化及近代西方建筑展示区;武昌重点打造古城历史文化、近代红色文化、辛亥首义文化展示区;汉阳重点打造知音文化、近代工业文化、治水文化、三国文化、宗教文化展示区。以此实现老城复兴、文脉复归,构建历史之城文化地标体系。

 

陈先红委员聚焦到讲好长江故事上,她提出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把长江中游建设成为长江国际旅游黄金带。她建议鄂湘赣三省携手,打造七条长江国际旅游线路:游船线路、自驾线路、骑行线路、城市线路、历史文化线路、美丽乡村线路等,规划建设沉浸式实景“剧本杀”文旅融合项目。“给国际游客一个畅游长江的理由:不来长江,就无法深刻领会中国,无法深刻理解中国故事,无法亲自体验中国文化。”

 

(来源:长江日报)

 

 

 

△ 以昙华林街区为中心 武昌古城核心区域将扩大


武昌区会不会进一步打造粮道街?直播访谈现场,针对网友在直播间提出的这一问题,武昌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陈鹏作了回应。

 

陈鹏介绍,武昌有1800多年建城史,可以说粮道街是武昌的“城市之根”。在武昌古城的建设中,我们专门成立了古城保护中心,着力点就在粮道街。目前,对于片区内的文旅打造,武昌区还有一个更大的构想:以昙华林街区为中心,向长江边推进,链接中共五大会址、农讲所片区。往武昌火车站方向,一直连到胭脂路、蛇山、黄鹤楼、首义广场、起义门,打造武昌古城核心区域。未来,武昌古城将是一个更加耀眼的品牌,不光是年轻人的打卡地,也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游客目光,老百姓身在其中也能够安居乐业。

 

(来源:长江日报)

 

他山之石

 

△ 成都文旅消费“扩容提质” 十大新产品等你来“沉浸”


为创新文旅产品激发消费潜力,今年下半年成都市文广旅局将大力发展文旅消费新业态、新体验、新场景,不断推出“数字”、“时兴社交”等10大沉浸式、体验式文旅消费新产品,分别为:“蜀风雅韵”文博艺术、“数字”影视动漫、“时兴社交”文娱潮玩、“感知浪漫”音乐演艺、“浸浴自然”生态畅游、“时尚新潮”社区美游、“雅致小隐”特色宿集、“亲子互动”研学旅游、“乐活风尚”休闲运动、“烟火成都”美食品鉴。

 

成都市文广旅局将发展“时兴社交”文娱潮玩新业态,规范发展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具趣味性和社交性的“剧本杀”、主题密室、ARG(平行实镜游戏)、RPG(角色扮演游戏)、“轰趴”等沉浸式娱乐业态,并将新开发以“文旅+科技”为主的沉浸式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节、夜宿等业态,打造一批“夜游集聚区”。

 

下半年成都市文广旅局将重点塑造“最成都·新展”“最成都·新宿”“最成都·新娱”等新品牌,培育夜市、夜食、夜展、夜秀等夜间消费新业态以及周末“微度假”新业态,打造包括绿道打卡地、美食品鉴地、特色民宿等在内的“千处融合消费新场景”。

 

(来源:成都商报)


△ 羊城创意产业园形成文创产业园区发展特色模式 产值超300亿元 培育9家上市公司

 

媒体行业本身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领域,做文创是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需求,而党媒更应在文创领域内发挥好推动引领作用,这是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发挥主流媒体思想引领功能的要求。

 

作为主流媒体运营产业园区的领军者,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目前在运营园区产值超过300亿元;2014年以来,园区每年均有企业上市,现已先后培育出9家上市公司,在主流媒体发展文创产业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创新之路。

 

发挥传媒优势,做大做强产业园区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坚定文化自信,以促进岭南文化兴盛发展为使命,鼎力兴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促进园区文创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反哺新闻主业。

 

历经10多年的快速发展,羊城创意产业园形成了“一园七区”的创意产业园区集群,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打造岭南文化中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创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新路子。“一园七区”除了主园区羊城创意产业园,还有东风东园区、南沙园区、增城园区、沙洛园区、南海园区、英德园区六个分园区,地理位置上众星拱月、辐射广佛。

 

主园区已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音乐创意产业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也在园区挂牌。目前,主园区、东风东园区两个园区的入驻企业已达300多家。羊城创意产业园朝着千亿产值园区目标奋进,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提供强大的实力支撑。

 

羊晚集团正全力推进羊城创意产业园主园区岭南数字创意中心、广州东园区(增城永宁)和荔湾沙洛园区项目建设,建设具有鲜明岭南文化特色的“湾区创意产业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吸引力的文创产业平台和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提升品牌价值,培育文创新业态优质企业

 

近年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抓住媒体融合逐步向纵深发展机遇,实施羊城晚报和羊城创意产业园的“双品牌、双平台”战略,一方面全力构建全媒体传播平台,另一方面以推动文创新业态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一园多区为载体,充分发挥羊城晚报在推动文创园区发展上的传媒优势,不断深化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推进“互联网+”,大力培育发展数字经济。

 

在园区布局上,以羊城创意产业园为品牌,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已布局七个园区:羊城创意产业园主园区前身为广州化学纤维厂,主园区大力发展文创新业态,集聚了100多家企业,基本涵盖文化科技的全部新业态;羊城创意产业园东风东园区——羊城同创汇前身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部,现致力于打造新型移动互联网孵化器和创业综合体;羊城创意产业园南沙园区——星海艺术产业园前身是广州南沙的工业厂房,现致力于打造成南沙文化产业新地标和南沙的艺术高地;羊城创意产业园沙洛园区——沙洛高新创意产业园原是村集体用地,目前正在建设,未来拟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羊城创意产业园增城园区——羊城时尚谷原是集团为建设印刷厂购置的土地,目前正在建设,未来拟发展以时尚产业为核心的文创产业;羊城创意产业园南海园区前身是佛山南海大沥镇的工业厂房,目前正在筹建中,未来拟打造岭南特色的科技+文化创意的产业园区;羊城创意产业园英德园区目前已签约,未来拟打造为红茶之都。

 

在产业发展上,目前在运营园区总产值已超过300亿元,其中主园区200亿元,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创新业态优质企业,先后有九家公司上市。园区代表性的企业有互联网音乐领域的酷狗音乐、中央车站等;互联网直播领域的荔支、网易CC等;游戏动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9-04 09:28
  • 访问量:
详情

全国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


8月23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世界正进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深刻影响全球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习近平强调,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之际,中国愿同各成员国弘扬“上海精神”,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开创数字经济合作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以视频方式出席,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刘鹤指出,习近平主席对数字经济以及本次大会高度重视,提出了殷切期望和具体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开放共享、合作共赢是数字经济的内在要求。在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之际,各成员国要把握数字化机遇,携手打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全面深化务实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刘鹤强调,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凡是善于利用数字技术的地方和行业,发展格局都在发生积极变化,反之则面临较大挑战。要主动顺应发展潮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数字经济带来的新问题,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提出有效解决方案。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环境,要把制度环境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高质量对外开放,坚持依法治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竞争,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加强在数字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网络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国际合作,全面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智博会为期3天,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数字经济产业论坛主题为“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共同繁荣”,由主论坛、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分论坛、主题展览等内容组成。2021智博会以“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主题,610余家企业参展,举办主题论坛、大赛以及70余场在线发布活动。


(来源:重庆日报)

 

△ 解读《关于促进和规范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的通知》

 

近日,为认真落实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关于促进和规范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的通知》。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一次就知识产权运营工作制定系统、全面的政策文件,对全系统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有关各界的有关运营活动也将产生广泛的引导作用。

 

《通知》共包括提高认识、促进运营、规范管理和工作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分为十二项具体任务。其中明确了以转化实施为目标的知识产权运营导向,并以此为主线,从制度激励、服务供给、供需对接、有序流转、融资支撑、科学评估以及环境营造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

 

《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以下重要关系:

 

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关系。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与要素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创新主体、市场主体知识产权运营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部门在知识产权运营工作中的引导、指导、规范与监督管理作用。

 

促进与规范的关系。针对知识产权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与困难,一方面,通过激发运营活力、提升服务供给水平、促进供需对接、完善各类服务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运营业态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交易信息监测、强化信用监管、加强平台管理、严格资金监管,构建规范、公平的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环境。促进与规范是相互增强的正相关关系,需要统筹把握、协同发力。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省级、市级知识产权局推进相应的机制构建和环境建设,承担平台(中心)建设任务、运营试点项目的地方负责相应管理责任。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全国范围内机制与环境构建,加强指导与协调,强化绩效管理。

 

试点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关系。要求承担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的试点地区,在规范、高效使用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政策创新力度,率先完成好各项任务要求。其他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细化政策措施,促进当地创新主体、市场主体提升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与效益。

 

融资、评估、转移对接等服务相互支撑、共推转化的关系。提升知识产权融资服务能力,推动强化金融支持知识产权转化实施导向;提升知识产权评估服务能力,畅通知识产权的流转渠道;提升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等对接过程中的专业服务能力,优化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这几项服务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关系,其共同功能是助推知识产权转化实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该推进协同提升这几项服务能力。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 省政协聚焦“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协商议政

 

8月25日,省政协召开月度专题协商会,聚焦“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协商议政。省政协、武汉市政协相关负责人,部分省政协委员、政协智库专家学者到会踊跃建言,为讲好长江故事,唱响长江之歌献计献策。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100处、市级142处,历史文化资源丰厚。针对推进武汉历史之城建设,市政协提出,统筹管理、盘活用好武汉历史文化资源。汉口重点打造近代红色文化、商贸文化、茶商文化及近代西方建筑展示区;武昌重点打造古城历史文化、近代红色文化、辛亥首义文化展示区;汉阳重点打造知音文化、近代工业文化、治水文化、三国文化、宗教文化展示区。以此实现老城复兴、文脉复归,构建历史之城文化地标体系。

 

陈先红委员聚焦到讲好长江故事上,她提出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把长江中游建设成为长江国际旅游黄金带。她建议鄂湘赣三省携手,打造七条长江国际旅游线路:游船线路、自驾线路、骑行线路、城市线路、历史文化线路、美丽乡村线路等,规划建设沉浸式实景“剧本杀”文旅融合项目。“给国际游客一个畅游长江的理由:不来长江,就无法深刻领会中国,无法深刻理解中国故事,无法亲自体验中国文化。”

 

(来源:长江日报)

 

△ 以昙华林街区为中心 武昌古城核心区域将扩大


武昌区会不会进一步打造粮道街?直播访谈现场,针对网友在直播间提出的这一问题,武昌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陈鹏作了回应。

 

陈鹏介绍,武昌有1800多年建城史,可以说粮道街是武昌的“城市之根”。在武昌古城的建设中,我们专门成立了古城保护中心,着力点就在粮道街。目前,对于片区内的文旅打造,武昌区还有一个更大的构想:以昙华林街区为中心,向长江边推进,链接中共五大会址、农讲所片区。往武昌火车站方向,一直连到胭脂路、蛇山、黄鹤楼、首义广场、起义门,打造武昌古城核心区域。未来,武昌古城将是一个更加耀眼的品牌,不光是年轻人的打卡地,也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游客目光,老百姓身在其中也能够安居乐业。

 

(来源:长江日报)

 

他山之石

 

△ 成都文旅消费“扩容提质” 十大新产品等你来“沉浸”


为创新文旅产品激发消费潜力,今年下半年成都市文广旅局将大力发展文旅消费新业态、新体验、新场景,不断推出“数字”、“时兴社交”等10大沉浸式、体验式文旅消费新产品,分别为:“蜀风雅韵”文博艺术、“数字”影视动漫、“时兴社交”文娱潮玩、“感知浪漫”音乐演艺、“浸浴自然”生态畅游、“时尚新潮”社区美游、“雅致小隐”特色宿集、“亲子互动”研学旅游、“乐活风尚”休闲运动、“烟火成都”美食品鉴。

 

成都市文广旅局将发展“时兴社交”文娱潮玩新业态,规范发展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具趣味性和社交性的“剧本杀”、主题密室、ARG(平行实镜游戏)、RPG(角色扮演游戏)、“轰趴”等沉浸式娱乐业态,并将新开发以“文旅+科技”为主的沉浸式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节、夜宿等业态,打造一批“夜游集聚区”。

 

下半年成都市文广旅局将重点塑造“成都·新展”“成都·新宿”“成都·新娱”等新品牌,培育夜市、夜食、夜展、夜秀等夜间消费新业态以及周末“微度假”新业态,打造包括绿道打卡地、美食品鉴地、特色民宿等在内的“千处融合消费新场景”。

 

(来源:成都商报)


△ 羊城创意产业园形成文创产业园区发展特色模式 产值超300亿元 培育9家上市公司

 

媒体行业本身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领域,做文创是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需求,而党媒更应在文创领域内发挥好推动引领作用,这是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发挥主流媒体思想引领功能的要求。

 

作为主流媒体运营产业园区的领军者,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目前在运营园区产值超过300亿元;2014年以来,园区每年均有企业上市,现已先后培育出9家上市公司,在主流媒体发展文创产业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创新之路。

 

发挥传媒优势,做大做强产业园区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坚定文化自信,以促进岭南文化兴盛发展为使命,鼎力兴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促进园区文创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反哺新闻主业。

 

历经10多年的快速发展,羊城创意产业园形成了“一园七区”的创意产业园区集群,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打造岭南文化中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创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新路子。“一园七区”除了主园区羊城创意产业园,还有东风东园区、南沙园区、增城园区、沙洛园区、南海园区、英德园区六个分园区,地理位置上众星拱月、辐射广佛。

 

主园区已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音乐创意产业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也在园区挂牌。目前,主园区、东风东园区两个园区的入驻企业已达300多家。羊城创意产业园朝着千亿产值园区目标奋进,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提供强大的实力支撑。

 

羊晚集团正全力推进羊城创意产业园主园区岭南数字创意中心、广州东园区(增城永宁)和荔湾沙洛园区项目建设,建设具有鲜明岭南文化特色的“湾区创意产业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具吸引力的文创产业平台和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提升品牌价值,培育文创新业态优质企业

 

近年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抓住媒体融合逐步向纵深发展机遇,实施羊城晚报和羊城创意产业园的“双品牌、双平台”战略,一方面全力构建全媒体传播平台,另一方面以推动文创新业态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一园多区为载体,充分发挥羊城晚报在推动文创园区发展上的传媒优势,不断深化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推进“互联网+”,大力培育发展数字经济。

 

在园区布局上,以羊城创意产业园为品牌,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已布局七个园区:羊城创意产业园主园区前身为广州化学纤维厂,主园区大力发展文创新业态,集聚了100多家企业,基本涵盖文化科技的全部新业态;羊城创意产业园东风东园区——羊城同创汇前身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部,现致力于打造新型移动互联网孵化器和创业综合体;羊城创意产业园南沙园区——星海艺术产业园前身是广州南沙的工业厂房,现致力于打造成南沙文化产业新地标和南沙的艺术高地;羊城创意产业园沙洛园区——沙洛高新创意产业园原是村集体用地,目前正在建设,未来拟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羊城创意产业园增城园区——羊城时尚谷原是集团为建设印刷厂购置的土地,目前正在建设,未来拟发展以时尚产业为核心的文创产业;羊城创意产业园南海园区前身是佛山南海大沥镇的工业厂房,目前正在筹建中,未来拟打造岭南特色的科技+文化创意的产业园区;羊城创意产业园英德园区目前已签约,未来拟打造为红茶之都。

 

在产业发展上,目前在运营园区总产值已超过300亿元,其中主园区200亿元,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创新业态优质企业,先后有九家公司上市。园区代表性的企业有互联网音乐领域的酷狗音乐、中央车站等;互联网直播领域的荔支、网易CC等;游戏动漫领域的天闻角川、金山西山居、深海游戏、祺曜游戏等。

 

探索媒体运营文创产业园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一,产业定位要有高度。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始终按照中央关于文创新业态发展的精神,制定羊城创意产业园各园区定位和发展思路,积极培育文创新业态、数字经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并在运营过程中长期坚守。羊城创意产业园主园区,自确定培育文创新业态以来,始终坚守不动摇,严格产业准入要求,终形成集聚效应,逐步成长为年产值超过200亿元的国家级园区。同时为贯彻中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于2018年发起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聚集了近万家企业,为产业发展搭建了更高更广的平台。

 

第二,开发模式要有灵活度。各市、各区土地政策差异巨大,羊城晚报报业集团采取搁置物业产权,灵活合作的方式,争取快速落地项目,七个园区在开发模式上实行“一园一策”。比如主园区自主经营,东风东园区则和其他单位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经营,沙洛园区则是集团提供指导和顾问服务,进行品牌输出。

 

第三,运营服务要有深度。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目前园区非公党委已发展九个党支部,实践过程中始终以产业内容为抓手进行引导,例如开展以互联网内容为核心的羊城e家活动,以这种新业态从业人员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园区企业领会贯彻党中央关于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等领域的发展精神,避免企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野蛮生长。二是聚焦培育孵化,作为产业运营商,始终以帮助企业成长为使命,在产业导入上综合考量企业的技术含量、创新能力和成长性,在服务上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法律、财税、知识产权、人力资源、政策等服务。

 

(来源:羊城晚报)

 

关键词: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通知公告

联系我们:

027-87361789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金桥大道特113号新长江传媒大厦30楼
邮箱:
whwljt@sina.com

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号

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手机网站

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微信视频号

Copyright©2017  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鄂ICP备1701657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