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全球首发商用牌照“满月” 中外媒体记者体验自动驾驶 开放场景是实打实的营商环境
- 分类:媒体聚焦
- 作者:李金友 邓志鹏 冯欣楠 康鹏
- 来源:长江日报
- 发布时间:2019-10-24 10:1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中外媒体记者乘坐智能熊猫公交车体验自动驾驶 军运会尼泊尔代表团新闻官伊斯瓦尔·什里什塔体验东风公司自动驾驶出租车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自动驾驶车展示 载着中外媒体记者的自动驾驶车行驶在大道上 开放商用场景 3家外地民企首摘商用牌照 “在武汉拿到首发的商用牌照,不仅可以进行路测、载人测试,还可以商业化运营,是技术走向真正的应用。”海梁科技常务副总裁穆毅说。 9月22
武汉全球首发商用牌照“满月” 中外媒体记者体验自动驾驶 开放场景是实打实的营商环境
【概要描述】中外媒体记者乘坐智能熊猫公交车体验自动驾驶 军运会尼泊尔代表团新闻官伊斯瓦尔·什里什塔体验东风公司自动驾驶出租车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自动驾驶车展示 载着中外媒体记者的自动驾驶车行驶在大道上 开放商用场景 3家外地民企首摘商用牌照 “在武汉拿到首发的商用牌照,不仅可以进行路测、载人测试,还可以商业化运营,是技术走向真正的应用。”海梁科技常务副总裁穆毅说。 9月22
- 分类:媒体聚焦
- 作者:李金友 邓志鹏 冯欣楠 康鹏
- 来源:长江日报
- 发布时间:2019-10-24 10:10
- 访问量:
详情
中外媒体记者乘坐智能熊猫公交车体验自动驾驶
军运会尼泊尔代表团新闻官伊斯瓦尔·什里什塔体验东风公司自动驾驶出租车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自动驾驶车展示
载着中外媒体记者的自动驾驶车行驶在大道上
开放商用场景
3家外地民企首摘商用牌照
“在武汉拿到首发的商用牌照,不仅可以进行路测、载人测试,还可以商业化运营,是技术走向真正的应用。”海梁科技常务副总裁穆毅说。
9月22日,武汉在全球首次发放自动驾驶商用牌照,海梁科技、百度、深兰科技3家企业是首批获得者。
海梁科技来自深圳,2017年在全球率先发布了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车,已进行两年的开放道路测试,累计有超过3万人次乘坐体验。
海梁科技为了商用牌照,曾辗转国内多个新一线城市,均未能得到积极回应。穆毅介绍,“跟武汉接触了四个多月,探讨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政府部门对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开放、包容,令人印象深刻。”
据悉,全国共发放200多张自动驾驶汽车路测牌照,百度拿到了一半,但在武汉拿到了最富“含金量”的商用牌照。
“百度支持武汉对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的探索,将与武汉合作探索自动驾驶政策、法规的制定。”百度自动驾驶事业群华中区域总经理张琦介绍,将在武汉首先进行道路测试和载人示范运营,探索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应用。
3家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的民企,领先本土企业拿到商用牌照。“武汉不仅做到了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甚至对民营企业高看一眼,营造了很好的营商环境。”深兰科技技术副总裁赵旭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信息。
在10月23日的试乘体验中,60多位记者乘坐深兰科技的智能熊猫公交车体验自动驾驶。赵旭说,目前已在广州、上海、长沙等地拿到路测牌照,在天津、常州、南昌、济南等地进行了道路测试。
开放应用场景
是实打实的营商环境
自动驾驶已到了大规模商业应用前夜,但由于与现行交通法规不符,加上监管空白,有人对自动驾驶合法性存在担忧。
去年5月,工信部等三部委出台《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明确各省市可据此制定实施细则。
“应用场景是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刚需。”张琦介绍,百度已累计进行了200多万公里的道路测试,正在进行载人示范运营,需提前谋划商业化落地。
拿出空间资源,让梦想照进现实。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市经信、交管、交通运输等部门会商,今年9月开全国先河发放商用牌照,第一个推开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的大门。
“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如果受到条条框框的制约和束缚,创新就冒不出了。”作为受益方的穆毅深有感触地说。
开放场景也给了企业更多信心。穆毅表示,海梁科技看好武汉发展下一代汽车的潜力,已着手在武汉设立研究机构及产业化落地。
“应用场景对我们是最大的吸引力。”赵旭介绍,除了在示范区内开设一条自动驾驶公交运营线路示范线路外,还将在武汉设立华中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陈波教授认为,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从主要拼优惠政策到拼基础设施功能,再到比拼政务效率,城市营商环境大致迭代了三轮,现在正在比拼“第四代营商环境”。
“武汉抢抓5G规模化商用契机,谋划开放‘人工智能+’城市应用场景等一系列动作,这是实打实的营商环境。”陈波说,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冒出来了,能否接得住、留得下、用得好,关键是开放场景,让场景成为试验场、竞赛场。
“对自动驾驶企业‘零门槛’。”王丰伟表示,将打造多品牌、多车型、多主体共存的自动驾驶生态圈,出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加快产业、资本和创新要素聚集。
筑巢引凤。据最新消息,一汽和AutoX也入驻了示范区,在此进行公开道路测试和示范运营的自动驾驶汽车已达11类、41台,为全国之最。
百名中外媒体记者走进武汉智能示范区
“乘坐自动驾驶汽车的感觉非常棒”
23日,百名中外媒体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开发区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体验自动驾驶。
1991年,武汉开发区开工建设,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成长为一座产业新城、国内外知名的“车都”。这里年产100多万辆汽车(约为英国的2/3,法国的1/2)、1700多万台空调,是武汉全市经济体量最大的区域,也是中国中西部综合实力第一的国家级开发区。2018年,武汉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660亿元(233亿美元),大约与冰岛经济总量接近。
目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兴起,电动化、智能化成为汽车发展新趋势,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将是21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中国正在积极探索自动驾驶汽车。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是中国第6个获批的同类示范基地。
在体验了东风自动驾驶出租车之后,经济日报记者高兴贵在接受采访时说,网联汽车是现在发展的热门领域,武汉示范区大投入致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显示出武汉是创新创业的沃土,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为改变百姓出行、改变大家生活方式做出巨大的贡献。
“乘坐自动驾驶车辆的感觉非常棒。”尼泊尔新闻官伊斯瓦尔一边体验东风自动驾驶汽车,一边对着长江日报记者竖起了大拇指。参观时,伊斯瓦尔一边不停地用手机拍照,一边拿出笔记本认真做记录,不错过每一个细节。试乘的时候也率先进行了体验,跟车、转弯、刹车全部不需要人工干预,让他印象非常深刻。
发布半年收到3000多辆订单
东风自动驾驶汽车将量产
23日,东风公司有关负责人透露,由东风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Sharing-VAN发布仅半年,就收到3000多辆订单,进入商业化运营倒计时。
业内人士称,这将是目前国内首款商业化量产的5G+L4级自动驾驶汽车。
今年4月,东风公司在上海国际车展上正式发布了Sharing-VAN移动出行服务平台。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周剑光介绍,Sharing-VAN是国内首辆融合5G远程驾驶技术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由自动驾驶、5G远程驾驶、V2X车路协同、调度监控后台等模块组成,集成LTE-V/5G、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公共出行服务等多项亮点技术,具备一键招车、动态限速、环岛通行、动态避障、多车编队、后台招车、远程控制等13项功能,是东风探索下一代公共出行服务新模式的最新实践成果。
目前,Sharing-VAN已成功通过了5000公里道路测试。东风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在Sharing-VAN的基础上研发出无人驾驶公交、快递物流车、贩售车、图书馆车、远程诊断医疗车等10余款车型。
据悉,凭借拥有的多项先进技术,Sharing-VAN发布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兴趣,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东风技术中心Sharing-VAN市场运营平台市场与交付总监李晶介绍,目前,东风公司已接到中国移动、青岛、杭州等国内知名企业、风景区、工业园区客户的预售订单,共计3000多辆。
李晶说,不断涌现的市场需求让东风公司看到了Sharing-VAN巨大的商业潜力。目前,东风公司正在启动Sharing-VAN商业化项目,筹划量产该车型,推动Sharing-VAN新技术、新业态发展。
通知公告
Copyright©2017 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鄂ICP备1701657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