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1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武汉跨入十桥过大江时代 杨泗港大桥今日正式通车

武汉跨入十桥过大江时代 杨泗港大桥今日正式通车

  • 分类:媒体聚焦
  • 作者:吕锐 李晓琴
  • 来源:楚天都市报
  • 发布时间:2019-10-08 15:36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图为杨泗港长江大桥图为杨泗港长江大桥  二七长江大桥  (2011年12月通车)三塔斜拉桥,轮廓流畅,造型优美。  武汉长江二桥  (1995年6月通车)结束了武汉三镇交通“一线牵”的历史,使城市交通形成第一个“环”。  鹦鹉洲长江大桥  (2014年12月通车)高耸的三塔寓意着“三镇”鼎立,橘红色桥身成为靓丽的风景线。  杨泗港长江大桥  (2019年10月通车)长江上首座双层公路大桥。上层有观

武汉跨入十桥过大江时代 杨泗港大桥今日正式通车

【概要描述】图为杨泗港长江大桥图为杨泗港长江大桥  二七长江大桥  (2011年12月通车)三塔斜拉桥,轮廓流畅,造型优美。  武汉长江二桥  (1995年6月通车)结束了武汉三镇交通“一线牵”的历史,使城市交通形成第一个“环”。  鹦鹉洲长江大桥  (2014年12月通车)高耸的三塔寓意着“三镇”鼎立,橘红色桥身成为靓丽的风景线。  杨泗港长江大桥  (2019年10月通车)长江上首座双层公路大桥。上层有观

  • 分类:媒体聚焦
  • 作者:吕锐 李晓琴
  • 来源:楚天都市报
  • 发布时间:2019-10-08 15:36
  • 访问量:
详情
图为杨泗港长江大桥
图为杨泗港长江大桥
  二七长江大桥
  (2011年12月通车)三塔斜拉桥,轮廓流畅,造型优美。
  武汉长江二桥
  (1995年6月通车)结束了武汉三镇交通“一线牵”的历史,使城市交通形成第一个“环”。
  鹦鹉洲长江大桥
  (2014年12月通车)高耸的三塔寓意着“三镇”鼎立,橘红色桥身成为靓丽的风景线。
  杨泗港长江大桥
  (2019年10月通车)长江上首座双层公路大桥。上层有观光区,下层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军山长江大桥
  (2001年12月通车)京港澳、沪渝两条国家高速公路干线都从这里跨越长江。
  沌口长江大桥
  (2017年12月通车)串起武汉四环线西南段,以走货运车辆为主。
  白沙洲长江大桥
  (2000年9月通车)是武汉第三座长江大桥,连接武汉三环线西南段。
  武汉长江大桥
  (1957年10月通车)长江上第一座大桥,也是新中国桥梁建设的第一座里程碑。
  天兴洲长江大桥
  (2009年12月通车)上层为高速公路,下层铁路,它让高铁第一次跨越长江。
  阳逻长江大桥
  (2007年12月通车)一跨过江,主跨1280米,是当时中国第四大跨度悬索桥。
  青山长江大桥(在建)
  今日上午,由武汉市城投集团公司负责建设的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正式通车,这是武汉通车的第十座长江大桥。一同开通的,还有和它相连的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
  本次通车里程总长度10.39公里,其中杨泗港长江大桥4.13公里,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6.26公里。工程自西向东连接汉阳、武昌、洪山等区域,通车范围从汉阳区国博立交经杨泗港大桥、八坦立交至芦湾湖立交,沿线跨越汉阳鹦鹉大道、晴川大道、武金堤路、白沙洲大道、烽火路至珞狮南路,将有效缓解武汉市东西向过江交通压力,升级区域道路交通系统,提升城市交通功能。
  长江首座双层公路大桥
  上层可观光下层可骑行
  作为军运会重点保障线路之一,杨泗港长江大桥是武汉市第十座长江大桥,也是长江上首座双层公路大桥。
  大桥全长4.13公里,上下两层分别为双向12车道和8车道,是世界上通行能力最大、使用功能最完备的大跨悬索桥。除行车道外,大桥上层两侧各有一条2米宽的人行观光道,共有8处休息观光区,市民可以在此欣赏江景。下层设计了两条非机动车道,每侧2.5米宽;此层每侧还设计了1.5米宽的人行道,行人在下层步行时不会淋雨。
  杨泗港大桥选址处于“桥群”河段,桥址8.2公里范围内有长江大桥、鹦鹉洲大桥、杨泗港大桥、白沙洲大桥4座桥。杨泗港大桥总设计师徐恭义介绍,考虑到通航和交通量等因素,大桥设计主跨1700米,一跨过江。“这个主跨长度在世界上是第二,在双层桥梁结构中则是世界第一。”
  从开工到竣工4年3个月
  快速施工彰显中国速度
  除了主跨跨度大、通行能力大,杨泗港大桥还具有基础规模大、设计荷载大、设计结构新、建筑材料新、使用功能新、建造技术新的“四大四新”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创下了多项记录。
  从2015年7月开工,到2019年10月通车,中国建桥军团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展示新的“中国速度”:168天将重达12.3万吨的“巨无霸”沉井浮运下沉到位,300天完成高达241.2米的塔柱施工,82天完成主缆271根索股架设,36天完成49片“千吨级”钢梁架设……
  杨泗港长江大桥项目经理罗瑞华还特别介绍,该桥从原材料到加工制造已经全部实现“国产化”,运用我国自行研制、自行开发的材料与技术,其主缆钢丝是目前世界上悬索桥中最高强度、最高力学品质的超级钢丝。
  24年9座长江大桥通车
  建桥军团刷新武汉名片
  “这座桥很漂亮。以后出行又多了一个选择了。”曾见证过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的89岁老人王耀成说,如今武汉作为“桥梁博物馆”的内涵再次得到提升。
  走上杨泗港大桥中间,驻足向下游望去,武汉长江大桥清晰可见。62年前,武汉长江大桥举行通车典礼,举国共庆;24年前,武汉长江二桥建成,全城同喜。自此,大武汉加快了跨越长江桥梁的建设,最近24年建成了9座跨长江大桥,未来还将新增3座跨长江桥梁。
  一座座大桥,谱写着江城快速发展的历史。与水结缘、倚桥而兴的大武汉,每架起一座桥,就活了一条线、辐射一大圈。君不见,长江二桥建成,改变了“三镇交通一线牵”局面;白沙洲长江大桥建成,汽车城如锦似绣;沌口长江公路大桥建成,江城版图又增加了一环……
  一座座大桥飞跨,也见证了新中国的巨大跨越。徐恭义说,遥想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需举全国之力,且从苏联获得技术援助、进口钢材;如今,杨泗港长江大桥实现全“国产”,且仅中铁大桥局一家企业在全世界已建设3000多座大桥,总长度接近从哈尔滨到昆明的行车距离。武汉建桥军团更是让中国桥梁成为“一带一路”上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汉阳武昌之间新增快速通道
  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工程(如图),今日将与杨泗港长江大桥同步开通。该通道西起八坦立交,东至珞狮南路,采取“主线高架桥+地面辅道”的建设模式。全线设2座互通式立交(八坦立交和芦湾湖立交)、4对上下桥匝道、1座跨铁路转体斜拉桥。通过全互通立交转换,可快速到达武昌站、三环线、街道口。
  汉阳经杨泗港大桥前往武昌的车辆,可以经八坦立交匝道行至武昌火车站和三环线青菱立交;珞狮南路至杨泗港大桥方向的车辆,可以经右转匝道行至武昌火车站,或经左转匝道至三环线方向;此外,杨泗港大桥与烽火路可实现上下匝道连通,其余3对匝道将在杨泗港青菱段地面道路完工后,同步开放交通。
  芦湾湖立交实现了青菱高架和珞狮南路高架桥的部分互通。杨泗港大桥的来车,可以实现左转至街道口,右转至野芷湖大桥、三环线通行;街道口方向的来车,可以实现右转至杨泗港大桥方向通行;野芷湖大桥、三环线方向的来车,可实现左转至杨泗港长江大桥方向通行。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通知公告

联系我们:

027-87361789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金桥大道特113号新长江传媒大厦30楼
邮箱:
whwljt@sina.com

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号

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手机网站

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微信视频号

Copyright©2017  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鄂ICP备1701657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