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1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在鄂建筑央企“编队出海” 湖北打造走出去强强合作平台

在鄂建筑央企“编队出海” 湖北打造走出去强强合作平台

  • 分类:媒体聚焦
  • 作者:
  • 来源:湖北日报
  • 发布时间:2019-07-08 14:2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7月4日,6家声名赫赫的在鄂建筑国家队强强携手组建“出海编队”,并将与省内企业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平台,推动湖北建筑业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当日,中建三局、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中铁十一局、葛洲坝集团、中国一冶6家企业签订《关于建立在鄂建筑央企走出去合作会商工作机制的协定》,“抱团出海”,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根据协定,6家企业将每年举行一两次协商,聚焦共建“一带一路”中有关市场开

在鄂建筑央企“编队出海” 湖北打造走出去强强合作平台

【概要描述】7月4日,6家声名赫赫的在鄂建筑国家队强强携手组建“出海编队”,并将与省内企业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平台,推动湖北建筑业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当日,中建三局、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中铁十一局、葛洲坝集团、中国一冶6家企业签订《关于建立在鄂建筑央企走出去合作会商工作机制的协定》,“抱团出海”,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根据协定,6家企业将每年举行一两次协商,聚焦共建“一带一路”中有关市场开

  • 分类:媒体聚焦
  • 作者:
  • 来源:湖北日报
  • 发布时间:2019-07-08 14:29
  • 访问量:
详情
  7月4日,6家声名赫赫的在鄂建筑国家队强强携手组建“出海编队”,并将与省内企业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平台,推动湖北建筑业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当日,中建三局、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中铁十一局、葛洲坝集团、中国一冶6家企业签订《关于建立在鄂建筑央企走出去合作会商工作机制的协定》,“抱团出海”,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根据协定,6家企业将每年举行一两次协商,聚焦共建“一带一路”中有关市场开拓、项目实施、融资需求、人才建设、风险防控等问题,探索合作共赢的方式、方法和路径;通过经验分享、专题研究、咨政建言等促进省内建筑企业境外业务转型升级发展;搭建务实合作对接平台,以具体项目为抓手,推动省内与建筑业相关企业和行业走出去;打造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一带一路”走出去政策、市场、项目、风险等信息服务。
 
  目前,我省建筑业企业超过2万多家,2018年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三。2013年到2018年,我省工程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程项目完成营业额达到238亿美元,年均增长6.9%,新签合同额423亿美元,年均增长19.6%,稳居中部第一和全国前列。
 
  在“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大显身手的同时,我省建筑企业也面临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境外融资困难、国际化人才比例不足、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省住建厅负责人称,此次6家在鄂建筑央企“抱团出海”,标志着我省自2013年组建“湖北省建筑产业战略联盟”以来,在探索加强企业之间深度、务实合作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透露,待合作机制运作成熟、积累经验后,将逐步扩大企业参与范围,并在联盟内推动建立省内企业走出去优势互补合作平台,与央企强强合作平台形成“两轮驱动”,并提升与装备制造、农业、矿业、工业制造等行业部门沟通合作,加强全球产业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开展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
 
  省住建厅、省委外办、省发改委、省商务厅、国开行省分行、中信保湖北公司及有关单位表示,将成立专班,加大服务力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记者刘宇、通讯员陈兆曦、实习生吴炳宏)
 
  延伸阅读
 
  从单打独斗到编队出海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通讯员 陈兆曦 实习生 吴炳宏
 
  这是一张了不起的成绩单——
 
  5年来,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营业额达238亿美元,年均增长6.9%,稳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列。
 
  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6家重量级央企携手,组建“联合舰队”,揭开湖北建筑业海外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为何强强联手?“抱团出海”将带来什么?
 
  鄂企擦亮中国形象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自此,中建三局的海外业务像插上了翅膀般蹭蹭地往上涨。5年,海外营业收入累计310.83亿元,年均增长47.41%,完成签约额489.41亿元。
 
  取得骄人业绩的并非只有中建三局。
 
  中交二航局,承接海外项目100个,其中“一带一路”沿线项目75个。目前海外在建项目24个,合同总额33亿美元;
 
  葛洲坝集团,5年新签合同额年均增速为34.73%,在商务部公布的4000多家中国走出去企业排名中,签约额居第四。
 
  湖北工建集团,从东亚到中亚,再到南美洲,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建了项目。“干一个工程,赢一座口碑,得一方市场,交一帮朋友”。湖北企业,以一个个响亮的工程、精细的设计、精诚的服务、优质的作品,擦亮中国形象、传承中国文化品格、展示湖北实力——
 
  中国桥:中马友谊大桥、塞尔维亚泽蒙大桥、孟加拉帕德玛桥等一批桥梁;
 
  中国路: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非洲首条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等;
 
  中国港:以色列阿什杜德新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
 
  还有马尔代夫国家保障房、也门外交部办公大楼项目、阿联酋迪拜光热发电项目、马来西亚印象马六甲歌剧院、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机场……
 
  业务面临瓶颈
 
  据全球基础设施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称,从2018年到2040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将增至约90万亿美元,年均增长3.7万亿美元。
 
  机遇面前,我省建筑企业也面临不少新难题,遇到一个个“拦路虎”——
 
  海外整体规模偏小。眼下海外业绩斐然的中建三局,海外整体营收在其2370亿元的总营业收入中占比仍是“零头”,未形成强力支撑。
 
  资金不足。目前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在投融资方面面临着融资面窄、融资额度受限、融资成本高等困难。境外工程要求承包商具有较强的筹集资金能力,但境外工程当地金融体系不完善,筹资较为困难。
 
  恶性竞争。随着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
 
  标准难对接。境外项目业主对中国标准接受程度不高。中国标准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还需要较长的过程,导致项目顺利推进面临很多阻碍。
 
  环境较复杂。海外业务涉及国际关系、贸易规则、国际金融、政府谈判、国际项目对接等多方面内容,单个企业难以胜任。
 
  话语权不多。目前国际工程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咨询监理等高端业务基本被西方咨询公司垄断,难以带动供应链产品走出去。
 
  面对这些难题,出海的建筑企业开始呼吁:携手出海!
 
  新平台聚合新优势
 
  可以说,6家在鄂央企签订协议,强化合作,组建编队出海,正是呼应企业需求,也是湖北在2013年组建“湖北省建筑产业战略联盟”后,另一个加强企业之间深度、务实合作方面的新探索。
 
  聚焦海外市场热点问题,分享经验,共享信息,探索合作共赢的方式、方法和路径;搭建务实合作对接平台,成立常态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7月4日的座谈会中,不少企业提出了更多建议,表达了携手深度合作的强烈愿望——
 
  作为建筑企业大省,加强“中国建造”“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融合,推动设计、咨询、监理、施工、装备等建筑业产业链企业强强合作,提高竞争优势。对省内企业同质竞争的情况加以引导协调,鼓励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加大金融产品创新,成立湖北省国际建设和投融资平台,创新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产品,助力企业走出去。
 
  强化政府支持。通过外交活动、高层出访等途径获取项目信息,帮助企业与相关国家部门沟通对接,优化出海环境。打造政府组织,企业进入的合作模式,比如组织省属企业联合参与境外工业园区、物流园等重点项目,从重点项目入手,共拓市场,有效规避或降低走出去的风险。
 
  强化海外项目前期研究,推动中国设计咨询企业大力走出去,引导海外业主采用中国标准,有序形成全产业链整体出海的战略布局。
 
  走出活动会场,企业家们信心满满,各方紧密携手,团结互助,湖北建筑业共建“一带一路”就会走深走实,取得更丰硕成果。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通知公告

联系我们:
027-85780593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金桥大道特113号新长江传媒大厦35楼
邮箱:
whwfjtl@sina.com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这是描述信息

手机网站

这是描述信息

微信视频号

Copyright©2017  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鄂ICP备1701657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二分